久游娱乐新闻中心
九游app官网下载,“清”装上阵有“备”而来——威海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观察
九游会·j9官方网站,九游会·j9官方网站,九游会·j9官方网站,海风拂过,百余米高的“大风车”在乳山南部海域悠然旋转——这里是半岛南海上风电U场址所在地,预计年均绿电发电量约45亿千瓦时,年可节约标煤140万吨,减少灰渣、一氧化碳等废气排放约425万吨。风电机组在海中矗立,装备制造产业在岸边同步崛起。这里的177台发电机组,其主机、塔筒、海缆等主要设备生产企业均来自乳山,“威海造”配套率已经超过50%。持续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集群,近年来,我市聚焦风电、核电等新能源领域,成功招引一批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落户,推进建链延链补链,不断构建优势互补、协同高效的产业生态。3月的石岛湾畔,海风夹带着一丝寒意,威海朗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已是一片加紧生产的火热场景。2号车间里,四条产线高速运转,一批大型风电叶片接连下线。经过后续打磨等处理工艺后,它们将被运往国内的海上风电场。作为全市首个海上风电叶片项目,“海风”为这里带来了发展新动能。“去年,我们共交付123米、112米等不同规格的风电叶片130套。”朗盛新能源行政部负责人林志强介绍,这里每周都有产品“出海”,在手订单已排到今年8月份。借助半岛南、半岛北两大海上风电场址资源,我市在抢抓风电开发建设的同时,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海上风电装备制造领域,聚焦行业龙头开展“引龙建链”精准招商,实现从“追风”到“造风”的全面发展。目光向西,指向乳山港九游app官网下载,。海力大兆瓦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内,制作完毕等待发运的塔筒、单桩产品已堆得满满当当。“厂区就在岸边,有现成的坞道,产品装船只需要两小时,相比其他基地滚装上船的方式效率提高了90%。”企业相关负责人说。海上风电装备通常具有大型化、重型化的特征。因此,物流运输是众多装备制造企业落地的关键考量。以“换位思考”明确企业痛点,我市依托海港,打造起“港口即车间”的生态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加大服务力度,以“地利”“人和”共同为龙头企业落地提供最优环境。
在海力基地不远处,明阳智能、豪迈重工、中车同力等业内头部企业也纷纷落户投产。随着这些“支点”的落地,我市沿链梳理出百余家上下游重点企业,对海上风电纵向供需链和横向协作链进行精准招商,进一步完善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如今,海上的“一阵风”,已为威海“吹”来产业发展的“全链条”。目前,全市先后引进风电装备制造业项目36个,另有数十个项目正在跟踪推进,初步形成涵盖主机、海缆、单桩、塔筒、叶片等在内的全产业链生产制造能力。硬“核”支撑引领集群发展随着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和“国和一号”示范工程两大核电项目的顺利推进,核能这一清洁能源,逐渐在威海崭露头角。驱车从乳山港向北进发,不多久就能看到一片满是机械的施工场地——东方电气山东重装产业大基地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这个月底,桩基工作将陆续完成。”项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里将从事核电凝汽器、核电汽轮机低压模块等核电关键设备的研发和生产装配,达产后将实现产值25亿元,迈出大型核能装备“威海造”的“关键一步”。何为关键?“项目落地,将填补全省核电装备制造产业空白,同时也将有效带动我市核电装备制造发展,吸引更多本地企业参与到核电装备制造中来。”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相较于逐步完善的风电装备产业链,我市核电装备制造尚在起步阶段。因此,在全力“招大引强”的基础上,我市又聚焦核能相关产业承接,在本地企业的“培优育强”上做文章。“我市不少企业在细分行业都处于领先水平,具备融入核能产业链的基础。”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聚焦核能产业链供应链上的风机、线缆、压力容器等重要装备,我市引导本地有条件的企业,通过技术承接、产品配套等方式“链”上核能“链主”企业,拿到核电装备制造“入场券”。为此,我市全面梳理247项核能供货需求清单,先后围绕核电装备、运维等细分领域开展洽谈活动,并通过承办各类对接推介活动,为本地企业与核电产业配套搭建双向交流合作平台。“目前,克莱特菲尔风机、石岛重工、华力电机、双轮集团等本地企业加入了‘国和一号’产业链联盟。”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多方“交流”之下,我市通过先进技术和科研项目招引大型央企达成合作事项30项,落地配套企业12家,33家企业、高校被纳入核电产业链辅导名录,配套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取得初步成效。以“核”支撑,多点发力,我市还聚焦光伏、抽蓄、储能、氢能等其他新能源领域,持续招引相关装备制造项目,让更多“威海造”在本地“发光发热”。装备制造产业蓬勃兴起,能源建设工程步履强劲,共同描绘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好风光”。2024年,该集群已拥有规模以上企业49家,实现营业收入206.35亿元,同比增长13.8%九游app官网下载,。(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匙亮/文 王彦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