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知识

国学之韵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丨低碳能源 醇行四海

2024-06-01 01:24:14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今年5月30日是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每年5月也是国家能源集团低碳院科学家精神主题宣贯月,活动主题为“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锻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激励和引导低碳院全体科研人员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坚定不移服务国家战略、支撑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培育“双碳”新质生产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徐晓颖博士是一位努力为低碳清洁能源贡献力量的低碳院青年科技工作者。她坚定自觉服务国家战略,紧密围绕集团产业需求,深度聚焦“双碳”目标,带领团队成员全力研发可平替进口催化剂的高效甲醇合成催化剂,在绿色低碳可持续甲醇领域主持开发适配纯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催化剂及成套技术,助力能源领域低碳转型。

  在科技创新中彰显担当,让青春在实现“双碳”目标的火热实践中绽放出绚丽之花,徐晓颖先后获评国家能源集团“青年科技创新先锋”、国家能源集团优秀员、北京市科委“卓越工程师”、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创新奖“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经过6年的不懈努力,徐晓颖带领团队完成了高效甲醇合成催化剂技术“从0到1”的突破,开发了定向控制前驱体结构的多步连续共沉淀工艺,原创性地提出了控制催化剂前驱体催化结构的慢速除水干燥工艺,创新了增强催化剂物理强度的干法成型工艺。团队研发的MC17型甲醇催化剂在集团公司内外部两套年产10万吨规模的富CO₂合成气制甲醇工业装置上成功应用。

  2021年12月27日,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成果鉴定会上,“MC17高效甲醇合成催化剂技术”成功通过鉴定,标志着国家能源集团自主知识产权的甲醇合成催化剂技术实现了零的突破,徐晓颖以亲历者的视角见证了一项技术如何逐步实现“从无到有”的质变和“从一到多”的二次量变。自2016年加入低碳院工作,她和研发团队成员历时8年,开发了代号为MC16 、MC17,国学之韵到MC21、MC22的甲醇催化剂,在该研发领域实现了一系列突破性迭代。

  我国作为甲醇产、销、用大国,随着相关领域技术的发展,以甲醇作为燃料的小型客车、重卡等车型正在被广泛应用,甲醇柴油双燃料船订单也在逐年增加。甲醇因只含碳、氢、氧原子,国学之韵完全燃烧排放产物中只有二氧化碳和水,且二氧化碳又是合成甲醇的原料,是被世界公认的可实现碳循环利用的清洁燃料之一。

  针对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技术路线,如果氢源和碳源都来自可再生原料,整个生产过程不仅没有增加碳排放,还可实现碳的循环利用。该技术路线制得的甲醇产品若获得可持续碳认证,可享受绿色溢价,市场前景巨大。徐晓颖和团队成员紧密围绕产业需求,全力开展绿色甲醇技术研发工作,参与了杭州亚运会相关绿色甲醇科研项目的部分实施过程,目前适配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MC21型催化剂已在100吨级/年绿色低碳甲醇中试装置完成了达产测试,正在筹建千吨级中试和筹编10万吨/年工艺包。

  讲起从事科研工作的“初心”,徐晓颖回顾求学之路,读书期间最想做的事是选择一个科技“无人区”,创造全球范围内独一无二的科技,但后来发现一个具有突破性的化学反应从最初的理念走到工业应用不但需要有潜在市场,还需要大量科研经费和大团队的数年耕耘,短时间内很难将成果实现落地。在瑞士留学期间,受到周围环境的熏陶,徐晓颖做出了毕业后一定要进入企业研究院或以开发可工业化的产品为目标的决定,2016年回国后选择加入了低碳院,并有幸在甲醇这个有着悠久历史和广泛应用的化工和新能源领域从事应用技术研究。

  低碳院紧密围绕集团公司战略部署,确定“一二四八”研发方向和业务布局,在绿色燃料领域布局了生物质与绿氢耦合制绿色甲醇和CO₂加氢制绿色甲醇等技术路线的核心催化剂和成套工艺技术开发,力求为船用替代燃料提供低碳解决方案。作为国能人,徐晓颖深感在“双碳”目标下,寻找既能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又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能源路径是大势所趋,因而在链接风/光-电-碳-氢-醇-运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既是使命也是责任,国学之韵她将与团队成员一道,勇做新时代的“赶路人”,在探索绿色能源转型之路上奋勇前行。

  低碳院全体科研人员将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肩负起使命担当,锚定科技领军目标,聚焦清洁低碳赛道,凝聚起科技创新的强大精神力量,凝心聚力服务集团公司“一三六”发展战略,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切实扛起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责任,为集团公司全面建设世界一流清洁低碳能源科技领军企业和一流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提供坚强科技支撑。

搜索

网站地图